联想到最近中国SaaS行业的老板都在抱怨,欧美的SaaS公司多么美好,中国却如此糟糕,中国距离欧美还有很长的距离...
我的观点恰恰相反,不是中国距离欧美还有很长距离,而是欧美的程序员太贵了,竞争极度不充分,随着中国、印度超高性价比的程序员涌入全球市场,欧美的SaaS公司最终会像中国一样面临充分的竞争,没有持续不断的创新,就只能保持在微利状态,这个才是终局。
我还挺讨厌干SaaS、干工具的人老是吹嘘自己多牛逼,多创新,觉得自己是高科技行业,其实干SaaS跟生产面包没区别,面包工厂用的是面粉,你用的是代码,绝大多数SaaS公司都没有创新,更没有平台公司一样坚固的护城河。你能干,别人也能干,最后不就是价格战,传统零售是这样,SaaS也不会例外。
或许你会说,不,我还有品牌,还有迁移成本,这都是我的护城河。品牌是什么?品牌是解决某一具体问题后形成的信任保障,同样的解决方案,在SaaS动辄上万的客单下,想要获得2.5元的可口可乐、1.5元的绿箭口香糖一样的品牌保护是不可能的,因为人们不愿意尝试2元的杂牌可乐、1元的杂牌口香糖,而非常愿意切换到一半定价,但功能一样的另一款SaaS产品上。
至于迁移成本,这就像分手后的渣男,裸照威胁前女友一样,本来就已经是不健康的破裂关系,企图以如此卑劣的手段挽留,又能够持续多久了?总有一天矛盾会继续爆发,他一狠心就咬咬牙切换了。
我一直很欣赏一家SaaS公司,做抖音数据洞察的考古加,他们不是第一个做抖音数据洞察的,但他们是第一个敢保留20%毛利率,做出同样品质的公司(此前的蝉妈妈是80%毛利率)。微利不意味着降低体验,而是直接以终局进行思考,切断任何被低价颠覆的可能性。
在群接龙之前,电商SaaS都是动辄收取几千块、甚至上万的年费的,群接龙是第一个实现零订阅费,只收取1%(包含微信千分之六的手续费)手续费的电商SaaS产品,很多用户对我们收费都是无感的,因为收的实在是太低了。其实也有投资人建议,你们为什么不收取2%,这不一下子公司就很赚钱了?我们的理念是赚取刀片的利润,拥有海量的规模,不留给竞争对手任何的空间,因为零售业本身就是供大于求的行业,商家们本身就处于充分竞争的微利状态,你作为赋能他们的技术服务商,你又怎么可能实现暴利呢,微利状态的商家一定会选择微利状态的技术服务商,这才是行业终局。
最近还看到瑞幸在猛推9.9的咖啡券,我觉得他是对的,因为9.9留给了库迪、幸运咖的机会,你不把这个漏洞堵死,等他们成长起来后会更加麻烦,瑞幸本身就是在星巴克眼皮底下成长起来的。在企业使命上,星巴克要做的第三空间,不应该做瑞幸的事,但在客观上,瑞幸就是与星巴克处于同一战场,就是会影响星巴克的业绩(瑞幸二季度总收入达62亿元,同比增长88%。同一时期,星巴克中国总收入为59亿元,同比增速为51%)。如果可以重来,星巴克除了向上推星巴克甄选以外,也应该独立向下做一个低端品牌。
中国的竞争过于充分了,海外还不够充分,Shein、Temu看到了,很多SaaS公司也看到了,在可预见的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向外走,到竞争不那么充分的地方,直到把每一个角落都变成微利,然后通过创新获取更多的利润,重复这个循环。
欢迎来到微利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