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静《陌生人》观后感
从柴静发布《陌生人》的预告,到仔细看了《陌生人》第一集,总想说点什么,又不知道从那里开始。作为一个没有足够知识储备的大陆农民工而言,谈恐怖主义有点大,今天就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说我个人的看法,老牛乱弹琴,请大家喷喷。
第一部分:从《陌生人》三个字来说——社会的疏离感
当看到这三个字的时候,我深有感触。活了40多年,但我却感觉自己对这个熟悉的世界以及所认识的形形色色的人来说,一直都是一个陌生人。
小时候在农村家境贫寒,在一群鄙夷眼光中苟且长大。大学时,当同学们在学校小树林儿花前月下的时候,我为了学费生活费,只能衣衫褴褛地穿过学校那条”花柳巷“去勤工俭学。大学没毕业就跑到深圳打工,从睡公园长椅开始到叫床声不断的合租屋再到走过30多个城市成家立业。最后以招商引资的名义被骗回河南老家,亏得一塌糊涂。现在来到日本,语言不通,每天在家,只能用中文看所谓的民运、公知、在twitter上为了流量打地头破血流。
这沉浮的半生里,我认识很多人,通讯录里有几千个联系电话;我走过很多地方,在很多城市置业居住过。但我只想说,我在任何地方都是《陌生人》。
社会的疏离,其实有很多种因素。从我个人而言,无论你是贫困还是富有,人群中你都会感觉到深深的疏离感。嫌你穷,恨你富,是围绕在我生活中的标配。记得有人说过,随着年龄的增长,朋友越来越少,这简直是一个真理。面对朋友斤斤计较与算计时,我感觉故乡不再是书中的故乡了。疏离感的另外一个方面,是被铁拳打地喘不过气的同时,看远处,还有一个比一个更大的铁拳挥舞着扑来带来的的恐惧。制度造成的不完全感与日俱增,这也是我不顾一切离开故乡,来到日本的原因。
写到这里,每敲下一个字,就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回忆。突然感觉,我也有成为恐怖分子的潜质。
我个人认为,种族、文化、生活经历,政治制度等生活背景造成的疏离感,或许是恐怖主义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可能您也会说,在柴静的片子里,那些实施恐怖袭击的二代移民,土生土长在欧洲,受过良好的教育,有着稳定的工作和不错的收入,表面看都是温良恭俭让的大男孩,为什么仍然会实施恐怖袭击呢?
第二部分:在物质丰富的基础上,人生意义的缺失
在日本,虽然有语言障碍,但这些并不能让我感觉到恐惧。让我恐惧的是,我能不能融入这个社会,在这个社会能得到我认同的公平与正义。前两天,我写了李小牧和东京温哥的事件,用个别人的话说,我对李小牧太舔了。其实,李小牧代表在日本的外国人,积极参选议员,积极的参与到日本社会的治理与服务中,这是一种很好的融入日本社会的方式,阻断由于不同种群带来的社会疏离感。这也是我未来生活的目标。
发达国家高福利的生活保障,减轻了民众的生存压力,同时也导致人生意义的迷失。对比我们中国人,一直在目标明确地为活着拼命,根本无暇顾及其他。用一句比较有名的话来讲:一个人不能吃太饱,如果吃不饱,那他就只有一个烦恼;如果吃饱了,那就会生出很多烦恼。而这些大男孩作为二代移民,在失去生活压力后,却又在文化和信仰上未能融入当地。他们必然需要寻求生活的意义,用马斯洛的五种需求而言,他们的需求需要升华,他们需要自我价值的实现。但是,他们的升华不像李小牧那样转化正向为为社会服务。他们在极端的宗教蛊惑下,他们的人生需求转化为了依据极端教义来要求社会去改变的道路上,他们以塔利班与ISIS等依据极端教义建立的组织作为榜样,去实施改变社会的行为,来表明自己人生信仰,宣示自己的价值,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
在生活失去目标之后,在极端宗教思想的蛊惑下,走上恐怖主义道路,这是我对欧洲这些大男孩突然参加恐怖袭击的一种直观感觉。
那为什么同为发达国家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却鲜少有恐怖主义?首先声明一点,我不认为美国的枪击案是属于恐怖主义,顶多算恐怖行为,是个人报复社会的反社会行为,并不带有恐怖主义的色彩。
美国澳大利亚虽然也算是一个高福利的国家,但是由于它们是移民国家,是一个多种族多文化的多元化社会,他们的社会是由新老移民构成的,是各种文化的融合与碰撞,其实不存在融入。而日本是一个非常保守而单一的社会,整个社会的文化就是尊重、礼貌、秩序,不给别人添麻烦。日本社会也存在由于高福利而引起的人生意义的消失,所以日本的自杀率很高。
结语:恐怖主义产生的条件有很多,但是,总离不开政治、经济、文化对人类生存意义的塑造与冲击。自我价值实现有很多种方式,远离极端思想,爱自己,爱他人。我是一个基督徒,我个人认为,在解决了温饱与生存问题后,更应该用基督教的爱与奉献去充实自己,引用圣经的话结尾: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哥林多前书》13:4-7
柴静 #李小牧 #陌生人 #恐怖主义 #穹顶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