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哈佛大学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当年差点带领中国走向共和的袁世凯起草的宪法,就出自哈佛大学一众学人之手。朋友带我参观哈佛大学纪念图书馆,这座堪称全美高校最大的图书馆,以一位在泰坦尼克号遇难的威德纳之名而建,威德纳是费城的名门望族,家族一直经营有轨电车,家产丰厚。哈利·埃尔金斯·威德纳(Harry Elkins Widener)是埃莉诺·威德纳(Eleanor Widener)和她的丈夫乔治·邓顿·威德纳( George Dunton Widener)的儿子,进入哈佛大学后爱上藏书(1907年毕业于哈佛),年纪不大已成为相当有名的藏书家。威德纳夫人逢年过节就以书为礼物送给爱子。24岁那年,他写下遗嘱,将其藏书捐赠给母校。
1912年3月,年仅27岁的哈利协同父亲乔治和母亲埃莉诺远赴伦敦,观看苏富比拍卖行即将拍卖的一批藏书。随后又急于返回纽约,参加另外一场藏书拍卖会。一家人于1912年4月10日在法国瑟堡 (Cherbourg-Octeville)登上泰坦尼克号,和两个仆人一起住在头等舱。在登上泰坦尼克号之前,已经将在伦敦拍下的藏书运走,随身只携带一部1598年版的弗朗西斯·培根的《论说文集》。哈利还对伦敦书商说过一句俏皮话:“我想还是要往口袋里装上培根这本小书。万一沉船,它也可随我而去。”没想到这话一语成谶。
泰坦尼克号撞上了冰山,作为头等舱的客人,威德纳一家原本可以顺利逃生。哈利在把母亲埃莉诺送上第4号救生艇之后没有跟着上船。据说正当他要跨进救生艇的时候突然想起那本刚买的孤本培根散文集 (Essais),决定和父亲一起回船上去找,这一去就没有回来,只有埃莉诺·威德纳和女仆阿玛莉·亨利埃特·吉格(Amalie Henriette Gieger)活了下来。
两年之后,生还的威德纳夫人说:“1912年4月15日,世间所有欢趣,均离我而去。”为了抚慰心中的伤痛,她表达了捐赠哈利藏书给哈佛的愿望。哈佛大学知道这一消息后马上回信:“哈佛图书馆很缺乏,只是没有合适的地方存放哈利的藏书。”
哈佛提议划出最好的地段建设新图书馆,哈利母亲捐赠350万美元用于设计和建筑。1914年,哈利·埃金斯·威德纳纪念图书馆(Harry Elkins Widener Memorial Library)落成,成为“一艘永不沉没的知识巨舰”。许多著名藏书家风闻此事慷慨相助,极力帮助威德纳夫人搜集善本珍本,最终哈利·威德纳名下收藏的珍本秘籍3300多本悉数捐给了哈佛大学。威德纳夫人表示:“这样我会倍感幸福,我心中明白这是按照儿子的心愿来做的。”威德纳太太将儿子留下的财产作为信托基金,专门用来支付图书馆管理员的薪金和常规维护。千百年来,无数富豪湮没在历史长河中,而威德纳太太以这样的方式让儿子被后人永远纪念。
台湾远流出版社出版的《图书馆的故事》(中译本),写出了威德纳纪念图书馆许多感人的细节。
“它是一个世界,完整却又不可能完整,其中满是秘密。它就像一个世界,自有其变化和四时变化。书籍被读者的欲望牵动,如潮水般涌入且涌出图书馆。在威德纳图书馆中负责上架的人曾经形容图书馆的‘呼吸’状态:呼是指学期开始时,大量书籍从书架上被席卷而去;吸是指学期结束时,这些书又飞了回来。因此图书馆也像一副身躯,书页有如内脏般在黑暗中层层堆栈。怀德纳图书馆的书架比其它地方更意味深长,我常暗想,宇宙是由书这个单一元素的无穷变化形态所组成,所以,人类也是由书构成。”
威德纳图书馆门口的大草坪就是哈佛园(Harvard Yard),这里是哈佛大学学生毕业典礼的举行地。从地面到图书馆正门有27级台阶,这个数字是为了纪念图书馆主人威德纳27年的青春年华,随着泰坦尼克号的沉没葬身冰海。
威德纳图书馆的主厅是威德纳的纪念书房,这间书房的模样和威德纳生前的书房如出一辙。当初建造图书馆的时候,威德纳夫人向哈佛提出了一个特别请求:图书馆的外形不得有任何改动。在威德纳书房的书桌上必须摆放鲜花,这个请求在哈佛保留了上百年,每周书桌上都会换上一束鲜花。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