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高层的斗争很有意思,尤其是在邓小平和陈云都在的时候。因为中共党纪,规定党内不许分派别搞小团体,所以两个阵线就不能组成合法的党派,不能公开、透明地进行合法斗争,他们的斗争只能以非程序、非法律方式进行。
邓小平、陈云两人对中国改革的目标意见不一,他们总是“谈不拢”。邓小平为了摆脱陈云的掣肘,不开常委会(胡耀邦说:“常委会很少开。小平说:谈不拢,不要开了。”
邓小平有什么想法直接找胡耀邦、赵紫阳谈,让他们去执行。陈云想开常委会,是希望有说话的地方。不开常委会,陈云有话无处说,只有通过他周围的人以种种形式向邓小平的人施加压力,挑起斗争。
由于邓陈两人既不能向公众挑明他们的分歧,进行有程序的合法竞争,让公众作出选择,又不能以常委会的形式,通过民主讨论形成具有法律效力的共识,从而付诸执行,这样就出现了两个后果:
一是两种力量在暗中相互掣肘,使得某些改革政策左右摇摆,某些改革进展困难,贻误了时机。比如海南洋浦港的开发,统购统销的废除,以及江浙地区的开放,都是受制于陈云阵线的反对和阻挠,耽误了好多年才搞。
洋浦港开发耽误了四年,统购统销的废除耽误了七年,上海的开发耽误了12年。
二是在第一线工作的中央领导人在十分因难又十分危险的条件下工作。他们处在“一仆二主”的尴尬境地,两方面相互矛盾的看法都得听取,两方面都不能得罪。两位总书记(胡耀邦和赵紫阳,赵紫阳在87年胡耀邦下台后担任总书记)不合乎法律程序下台,就是政治斗争缺乏程序的结果。
更多内容请看《改开的细节》系列节目最后一期节目《改革年代的政治斗争》:https://t.co/33GGYS2pb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