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个别医院已启动方舱,世卫组织要求中国官方给予详细解释说明」
北大妇儿医院于11 月 22 日白天,医院确实启动了方舱作为临时输液室,缓解了很多人流量,「前几天输液的都坐在走廊里、楼梯上」。当夜,该临时输液区暂未开启,透过窗口可以看到张贴在墙面上的挂钩和一排椅子。
不仅仅是帝都。在上海,官媒今日的报道称受肺炎支原体、流感病毒、腺病毒等秋冬季常见病菌的共同影响,过去的两个月,申城各家儿童专科医院以及综合医院的儿科持续爆棚。近日以来,虽然就诊数据有所回落,但专家特别提醒,今冬上呼吸道传染性疾病防治形势依然严峻。
两地之间的病毒流行情势也在趋同,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流行病学首席专家王全意介绍,目前该市流感处于流行期,门诊中流感样病例的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率已上升至 40.75%;排名前三位的为流感、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门急诊办公室副主任邬宇芬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从10月开始,该院特别对支原体RNA阳性检出率进行了统计:10月从20%、30%,曾一度增加至约50%。不过,从11月中旬开始,也就是上周起,肺炎支原体感染已经有了下降趋势,目前的支原体RNA阳性率占约30%。而与此同时,流感从上周起迎来了增长趋势,目前甲流病毒阳性率约占40%。
针对近期一些地方出现的医院门急诊量增长,儿童呼吸道疾病感染人数增多的情况,国家卫生健康委有关负责同志今天在接受新华社独家采访时,就一些民众特别是患儿家庭关心的问题进行解答,同时根据专家意见建议:
孩子出现超高热或持续发热超过三天、频繁咳嗽影响正常生活、精神状态不好甚至出现嗜睡、呼吸频率增快或呼吸困难、频繁呕吐、皮疹、头痛或抽搐等,应及时带孩子就医!
而针对最近流感流行,儿科爆满,到底怎么回事,是否和免疫债有关等问题,专业人士意见分歧颇大~
病毒感染疾病科学家、美国哈佛医学院和NIH博士后王宇歌发表微博称,去年秋冬季非常类似的现象也发生在其他多个国家,许多比中国早开放一年以上的国家出现了密集的RSV(呼吸道合胞病毒)和流感感染,尤其是儿童感染十分多见并且严重,这造成了不少国家儿科病房爆满,儿科ICU挤兑的情况。很多儿科专家“普遍认为这是2022年之前的两年由于新冠疫情期间的隔离、停课和戴口罩导致的‘清洁环境’造成的;而在疫情过后随着人们生活恢复原状,在呼吸道病原体传播活跃的秋冬季,人群普遍发生了呼吸道病原体感染。
「清洁环境」这个免疫学理论,狭义是指如果儿童较少暴露于环境微生物之中(包括剖腹产没有经过产道菌群暴露的儿童),则容易发生哮喘和过敏;但广义上,它指的是缺少环境免疫原暴露或者环境免疫原发生了显著变化,则容易诱发免疫功能紊乱,包括发生过敏、哮喘、自身免疫病、感染甚至肿瘤。”
王宇歌藉此认为,过去几年疫情下人为造成的“清洁环境”极大可能会改变人体所接触的免疫原,因此会很大程度重塑人的免疫功能,这一效果尤其在儿童身上更为显著。而缺少病原体的抗原暴露,有可能会让免疫系统“钝化”,尤其是会导致病原体特异性的B细胞和抗体没有经过足够的亲和力成熟过程,因此会使人们(尤其是免疫功能尚不健全的儿童)更容易发生感染。
王宇歌同时强调,上述假说是否成立,需要通过高质量的横断面研究或者病例对照研究来深入分析患者(患儿)的免疫表型以进行验证。
亦有专家明确表示所谓的“免疫债”不能成立。上海肺科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胡洋撰文称,“有人认为是三年口罩导致我们就像温室里的花朵,现在温室去掉了,大家受不了病毒的侵袭从而引起了流行,我觉得这不是主要原因,就算是欠债了也并非大债,最近的流感流行目前还算不上过去十年最严重的一次,如果免疫债是主要原因,那很难解释以前流感大年流行的原因。”他认为,今年流感流行的因素和多方面有关,比如多个假期人口流动频繁,近期气温急剧降低,多种病原体连续对人群免疫功能反复损害有关。
无论哪种观点更接近真相,专家们都普遍呼吁家长不用过分恐慌。针对近期网上出现不少“这一轮肺炎中孩子得了白肺”的声音,邬宇芬指出这其实是一种误解。“新冠感染中俗称的‘白肺’,是间质性肺炎,肺泡结构被破坏;而近期的‘白肺’,是影像学上的‘肺实变’,肺泡腔内的气体被病理性液体或细胞替代,因此在CT上表现为形高密度影,并不会累及全肺。”根据临床数据,无论是肺炎支原体肺炎、流感病毒感染等,患儿预后都比较好,近期重症率并未上升,也无因此死亡的病例。因此家长无需过度恐慌。
但目前中国呼吸道感染疫情严重,医院人满为患的情况引起世界卫生组织的关注,周三对中国呼吸道疾病的增加表示担忧,并呼吁民众 "采取措施 "保护自己。已向中国发出正式请求,通过《国际卫生条例》要求提供有关儿童呼吸道疾病增加和肺炎爆发的详细信息。
其中包括"更多的流行病研究和临床信息,有关患病儿童病情的实验室结果",以及已知的病原体包括流感、新冠病毒SARS-CoV-2、影响婴儿的RSV病毒和肺炎支原体(一种导致肺炎的细菌))最近的流行趋势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