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东西想说,但是今天还是来掰扯掰扯关于文化和文明的话题吧。
文化是什么?
文化是社会自维持的工具。
在功能上,文化就是这么个功能,没什么高大上的。在内容上,文化是人们生活方式的沉淀,是一代又一代人用自己的生活经历、生活选择,沉淀下来留给子孙后代的记忆。
所以请记住,文化源自生活,文化服务于人。
文化确实会反过来影响生活,传统文化会影响现代人的生活,会无形中引导你作出和父辈祖辈相似的生活选择,就象家常菜熟悉的味道会影响你对餐馆的选择,例如父祖辈的成功经验会影响你的投资偏好。
为什么文化能成为社会自维持的工具?因为在信息流通困难的时代,在技术还很难通过规范化的记录和教育传承的时代,文化是生活经验实现代际传承的主要方式,通过重复祖先的做法,后代有机会复制祖先曾经的成功。
文化的所谓权威,文化的影响力,不是刚性的,它本质上只是因亲情而生的对祖先生活经验的崇慕。
如果你真理解了文化,你就会明白,文化绝不能高于生活本身,文化的存在价值,绝不能高于它所服务的人。
文化源自生活,文化就是生活,而生活的主人,是人,是活在当下活生生的人,是有权在自己的生活里做出各种选择,有权用自己的选择创造新的文化现象,形成新的文化传统的人。
当你试图推崇某种文化的时候,不要忘记你实际上是在推崇这种生活。当你试图阻止人们在文化与文化之间进行比较的时候,不要忘记了人们实际上是在比较生活与生活。
而人们进行比较的目的,绝大多数时候并不是嘲讽那些过得不太好的人,而是想改善生活。
人有没有权利改善自己的生活?
有。
那么任何人有没有审视文化、反思传统的权利?
有。
文化就是生活。
而有些糟糕的生活方式,尤其是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痛苦之上的生活方式,就是需要被审视,被批评的。
文化,作为相对稳定的生活方式,作为社会成员都习以为常、代代传承的行为模式,在得到社会认可时,是社会自维持的柔性工具。
而对文化的批评、审视,对文化的反思,则是促成社会进步,让人们有机会改善生活、改进生活方式的有效行动。
千万别忘了,现代社会讲的宽容,讲的多元,讲的对不同文化的尊重,是以对人的尊重为前提的。如果有哪种文化连人都不尊重了,有哪种文化观念与对人的尊重冲突了,这种文化有什么理由索求“包容”?
你以“传统文化”的名义跑来说,你是男的,我是女的,按你们那儿的传统你要打我个满脸花,难道我也得忍着吗?
那我告诉你,我今儿就创造一个新文化传统叫“以牙还牙”,还得添利息。
若你以人为本,把活人,把生活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你会发现,不尊重人的文化,影响人们改善生活的文化,拒绝批评拒绝反思拒绝改变的文化,统统不应在“包容”之列。
文化不该是暴行的遮羞布,更不该是保护伞。
再说说文明吧。
文明在我看来就是人类群体的生存策略,文明的演进,就是人类群体生存策略的调整和完善。
那么生存策略与生存策略之间,可不可以比较?
当然可以。
许多人一用上抽象的大词儿就晕头转向了,不能理解抽象概念是具象概念的集合这回事。
我给您把这事儿掰开揉碎讲吧:
文明,就是生存策略,就是咱们人类大家伙儿一块想辙,一块找活路,想法安排衣食住行,寻求谋生之道。
那么谋生之道有没有优劣,可不可比?
当然有哇!
只是文明优劣的评判标准,并不是哪一个人来定的。作为策略,要评判其优劣,当然得看效果,得分析性价比,也要看环境条件。
在特定环境下,哪种策略更有利于一个物种的生存与发展,哪种策略就是更成功或者说更适合的生存策略。
何为文明的冲突?
许多人都没法把人类的软件和硬件分开看待,没法把组成社会、民族的人类个体和人们分别选择的生存策略分开看待,因此把文明的冲突混淆于人与人之间不可调和的,只能以国与国之间、社会与社会之间的战争、以某一方的灭绝为指向的冲突。
但实际上,文明的冲突是软件的冲突。
更准确的说,是软件与软件的市场竞争,是不同的生存策略在争取用户群体的采纳。
是拼多多、淘宝、亚马逊在抢流量。
从尊重用户选择权,从用户利益最大化的角度看,文明不但可以比较,而且应该被比较。
以人为本,每个人都有对文化进行审视和批评的权利。
以人为本,每个人都有对文明进行比较和分析的权利。
我们是人,当我们想要改善自己的生活,改进自己的策略时,审视、批评、比较、分析都是必须的,也是理直气壮理所当然的。
拒绝比较、拒绝批评的是谁?
是能从不让我们改善、不让我们改进中受益的那些人。是试图把绑定到软件主体上的流氓功能打包出售的奸商,是想裹挟底层生产者为其卖命的伤害链上层。
中共当然要捍卫它的党文化。
董志民们捍卫男权、父权,也是同样的道理。
文明也好,文化也罢,都是为当代人服务,也是会在当代人的生活选择中不断演变的。
用自己的选择来改进文明,改进文化,正是我们这代人对未来人类的责任。
和用“大词儿”包裹暴行,并将其高抬到不可批评不可比较不可分析的神坛上相比,捍卫人们对“软件”的选择权,才是对文明、文化最大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