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款名为 Coze 的产品是否看起来眼熟?由某裁员中的大厂“高 Level”团队创作。该产品的完成度其实做得不错,毕竟是重金投入。但社区中屡有朋友向我发来询问,因为实在和 Dify 太像了,连我们选择不恰当的那些英文术语都全盘搬走。简单的说下吧:
我们一直在做的就是持续创新、并坚持向社区交付高品质的产品。论资金密度我们是无法跟这个体量的大厂去拼的,但我们可以保持开放、中立、透明。Dify 为开发者的做的事可以归结为三项:
1. Democratization of AI,围绕 LLM 的 RAG 和 Fine-tune 等是复杂技术,有待简化;
2. Cross-Functional Collaboration in AI,我们相信 非技术人员需要参与到 AI 应用的定义过程之中;
3. Data-Driven Feedback,AI 应用的效果提升建立在来自生产数据的反馈,为全社会加速这个流程的运转。
如何应对?
1. 据我已知,Dify 有超过万计的私有部署实例,已经有许多开发者基于我们赚到了钱、融到了资以及少走了弯路(虽然我们没怎么收钱)。社区是我们最重要的力量和资产;
2. 我们会在近期开放产品的 Roadmap,并发布详细的贡献指南;
3. 大厂仿品有价值的特性,我们会做得更好,然后“贡献”给开源社区;
4. 与全生态合作伙伴加深合作,我们和国内所有的模型公司都有非常棒的沟通;
5. 将未来我们的收入分出来一部分给贡献者。
创业公司如何对待大厂?
在热门赛道,国内几乎所有的大厂都会以战投、交流、比赛等方式与创业者接触,然后把情报带回去注资研发。今年某些厂商狂搞黑客松就是现象之一,目的并不是简单的拉高声量。
大厂应该如何对待创业项目?
1. 出来好好交个朋友,不寒碜;
2. 向借鉴的开源项目公开致敬,即使没有直接使用源码;
3. 向开源社区做贡献。
就说这些,如果你想以任何形式参与 Dify 的产品,发邮件至 luyu@dify.ai,Do it for you.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