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陨落后,吴敬琏市场派最后的呐喊与哀鸣:简评吴敬琏先生的《中国经济社会矛盾几乎到了临界点》。认真读完财经对吴敬琏的专访,总体感觉,这是代表体制市场派的李克强陨落后,吴敬琏所代表的学术市场派,在黑云压城城欲摧的2023年末,对国人最后的呐喊,也是中国学术界经济市场派集体的哀鸣。我的结论是,市场化改革大势已去,统制经济强势回归,我们所有人,正处在新旧时代轮换的暗夜临界点。
2018年11月26日吴敬琏落选中国改革开放100人,就意味着吴敬琏的话,是当局不喜欢的,而当局不喜欢的话,对我们凡民,才是最重要的。中国经济界两大擎柱,吴市场,厉股份,吴市场一直不受待见,因为市场化涉及国本基础,而厉股份则尊为国师,江泽民十五大报告中国企股份制改革理论,就是厉以宁的经济思想。
财经专访分为三篇,篇幅较长,我也分三次进行解读,陷于篇幅,会有删减,突出重点。一家之言,争鸣为上。
吴敬琏:在半统制经济、半市场经济的双重体制下,中国社会一直存在一个“向何处去”的问题。两种可能的前途严峻地摆在前面:一条是沿着完善市场经济的改革道路前行,另一条是走向权贵资本主义的穷途。
昆仑解读:吴先生是国内学术界经济界头面人物,表达自然要有顾全。我就没有什么资格去顾全,敞开了说。其实他说的这两中模式,权贵资本主义,才是中国现在和未来经济的终极模式,而吴先生毕生实践的市场化半市场化,只是权贵经济的工具,发展半市场化经济的目的,从来都不是为了建立市场化经济体制,而是为权贵资本主义进行资本积累,一旦积累完成,就杀鸡取卵。现在就处于杀和取的凌冬季节。
吴敬琏:当前社会种种丑恶现象,是经济改革没有完全到位、政治改革严重滞后的结果。大众对这些丑恶现象的正当不满,正可以成为推动改革继续前行、填平陷阱、扫除腐败的重要动力。
昆仑解读:经济改革,一开始就没计划改革到位,政治改革,不存在他说的严重滞后,因为从来就没有启动。至于他最后提到的民众动力,完全是美好的愿望,大众,只可以被利用,从不会被安慰。
下面的,才是本次访谈的重磅,为了便于理解,我把财经的问题一并列出:
《财经》:有些人认为,在暴君与暴民之间二者择一、一治一乱,是中国历史的宿命,只能听之任之而无法逃避。因为目前改革迟滞,所以这种悲观论调很有市场。
吴敬琏:我认为这个结论是不能成立的,因为中国历史上的轮回,是传统社会结构的产物。近代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使中间力量主导社会发展趋向成为可能。新中等阶层成为追求自由、平等和社会和谐的中坚力量。目前,主要由专业人员组成的新中等阶层,正在中国迅速壮大。假以时日,随着新中等阶层的发展壮大,我们完全有可能跳出所谓中国历史的“周期律”、走上建设现代中国的道路。
昆仑解读:这个问题,才是今天中国社会的本质问题,也是中国两千年一直被反复演绎的问题。吴先生面向公众的发言,极大的掩藏了这个问题的悲观本质,他更理想化的提出了中国中产阶层的概念与作用,将希望寄托在中国非常虚弱的中产阶层,期冀他们会推动社会变革,从而跳出中国魔咒。
这个理想,有何尝不是梁启超的理想?他的少年强则中国强,不就是把希望寄托在新一代吗?
这个理想,又何尝不是林觉民的理想?而林觉民,正是梁启超期冀长大的少年。他的与妻诀别书,至今读来黯然泪下:将奈之何!今日吾与汝幸双健,天下之人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
中国现下的中产阶级,其中的精英,早已被收买,成为统治链条上一环,反过来主动瓦解曾经的中产群体,其他非精英中产,或苟且于惨淡的生活,或被生活重压之下,已从中产阶层跌落。
在中国,中产是一个伪群体,他们的财富,无法传承,他们的人格,不会独立,他们的地位,只能依附,他们的经济,完全寄生,他们的未来,没有希望…
大音希声,吴先生,国士也,其拳拳之心,感召日月,然冷峻之世,非今时铸就,国人之命运,无尽之轮回…
(后注:财经只出上篇和中篇,改日再解读中篇。也许,吴先生的下篇都没有机会面世)。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