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讲一位特殊的父亲--金庸父亲的故事。
金庸的父亲查树勋(又有作查枢卿 、查懋忠),是 1951 年 4 月 26 日作为反动地主被枪毙的。行刑的场地,就是他自己兴办的小学的操场。
查树勋先生是不是地主呢?是地主。
众所周知,他的家族,是浙江海宁当地的名门望族,祠堂上还挂着康熙皇帝亲笔写的对 联:“唐宋以来巨族,江南有数人家。”
到金庸出生的时候,家里据说已经没落了,但还是有 3600 多亩土地, 100 多户佃农。金庸弟弟的回忆里说,家里的宅子是五进的大院,有 90 多间房子,有大花园,在镇上还有钱庄、米行和酱园店。
但金庸的父亲还不是个普通的土地主,而是受过那个时代中国最好的高等教育。
查树勋生于 1897 年,是当时著名的教会大学--上海震旦大学的毕业生。
因为现在没有这所学校了,大家可能不了解。震旦大学和后来的复旦大学渊源很深的。后来马相伯先生办复旦大学,意思就是要“复兴震旦”。
建国后,震旦大学被肢解了,院系被分散并入复旦、交大、同济等学校。
其实,不但父亲是个高材生,金庸的两位伯父也都受到了很好的教育。他的二伯是当时北大国文系的学生,大伯是清朝的秀才。
在当时的落后的中国,查树勋是典型的精英,中西结合的人物。据称他曾鼓励金庸说,你表哥徐志摩读剑桥,你以后也要上剑桥。
有一年圣诞节,他送给小金庸的礼物是狄更斯的一本小说,叫做《圣诞颂歌》,内容是讲一个冷酷的守财奴,受到了精灵的启发,变成了一个善良的人。这本书对金庸的性情、人格影响很大。
想想看吧,一个出生于 19 世纪的中国的父亲,给孩子过圣诞节,送礼居然能送出狄更斯的小说来,还不是《双城记》《雾都孤儿》这样大家耳熟能详的作品,而是到今天大家都不太熟悉的《圣诞颂歌》。
你能看得出这个父亲的视野和文化品位。到今天,我们很多父亲都送不出这样的礼物来吧。
查树勋在乡里办了不少好事。在我翻找的有限资料里,没有发现恶行,而是有不少赡赈、办学之类的义举。
比如他晚年花大力气办“义庄”,出力周济宗亲,兴办教育。他给金庸送书,让儿子不要做冷酷的守财奴,他自己似乎也在努力做些善事。
根据《文史月刊》赖晨文章介绍,查家把 1000 亩水田充当本族“义田”,请地方官把这些田另立了户名,登记注册。
这些义田是上好的良田,旱涝保收的。扣除赋税和损耗后,一般每年可收租谷 3500 石,变卖后按月周济族人。每到秋收,查树勋会视年成的好坏,给佃农减租或免租。
查树勋热心办学校,从义庄拿出了一笔钱,兴办了龙头阁小学,孩子们均免费入学。让人感慨的是,他后来就是在这所小学的操场上被枪毙的。
当时他们镇的金竺庄上有一个穷秀才,叫杨良丰,儿子杨德举考上了震旦大学,杨良丰太过激动,发病死了。由于家里太穷,只能用破箱子改了棺材,遗体停在房里。
查树勋听说之后,带着管家前往,重新给杨秀才置办了棺木,从查氏的田地里划了一块作墓地,从义庄出钱安葬了杨秀才。之后又资助了杨德举的学费。杨德举毕业后曾在南京银行任职,后来又任四川凉州行署专员。
变故发生在上世纪 50 年代。
当时“镇反”运动大规模开展起来,搞“杀、关、管”。镇反人员组织村里人揭发查树勋的罪行,但他一贯为人很好,周济乡里,受到尊敬,没有人揭发他。最后,邻村有一个残匪出来揭发他窝藏枪支。
最终给他罗织的罪名是四个:抗粮、窝藏土匪、图谋杀害干部、造谣破坏,决定以不法地主罪,予以枪决。
“抗粮”是怎么来的呢?目前看到最详细的解释,是 1948 年解放前,当地受了灾,国民党政府又要抓粮,催征催收。当地的中共地下党、农协会组织“抗粮会”,不给地主交租。查树勋是地主,当然也成了“抗粮”的对象。
很快,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收公粮,查树勋的粮在佃户手上,自己的义庄便少交了。所以说他“抗粮”根本是个错误。后来 80 年代纠正了。其它的几项罪名也都是不实的。
1951 年 4 月 26 日,查树勋被枪决。当天,不换衣服,不赏酒饭,绑到龙头阁小学操场, 4 人一批,立即枪毙。人被处死后,妻子顾秀英才知道消息,赶来时丈夫已横尸操场边。妻儿们把遗体拉回家,连夜掩埋,不敢留坟头。
后来几十年间,顾秀英一直多方奔走申诉,称丈夫无辜。
金庸当时正在香港《大公报》上班,听到消息,悲痛万分,哭了好几天。很多年后,他在自传散文《月云》里回忆了这件事:
“从山东来的军队打进了宜官的家乡,宜官的爸爸被判定是地主,欺压农民,处了死刑。宜官在香港哭了三天三晚,伤心了大半年。但他没有痛恨杀了他爸爸的军队。因为处死的地主有上千上万,这是天翻地覆的大变。”
“宜官”就是金庸的小名。
30 年后,金庸的父亲得到了平反昭雪。
1981 年,邓小平有了那一个著名的批示:“愿意见见查先生”。很快地, 7 月 18 日,他接见了金庸,地点是在大会堂福建厅。交谈中,他提起了金庸父亲的事,表达了歉意,说团结起来向前看。金庸说:“人入黄泉不能复生,算了吧!”
最后说一句,金庸的小说里,主人公的父亲总是缺位的,一个共同的主题就是找爸爸。大家可以去读熊太行的相关文章。
杨过找爸爸,乔峰找爸爸,段誉找爸爸,虚竹找爸爸,石破天找爸爸,张无忌找义父。所有人都在找爸爸。
在写这些小说的时间里,父亲当年送给他的那本《圣诞颂歌》,他一直带在身旁。
---六神磊磊:金庸小说为什么永远在“找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