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高华《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一书中记述:中央研究院的特别研究员、青年知识分子王实味,书生气十足,他没有领会毛发动整风的意图和指向,只凭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开始奋笔疾书,他凭自己对延安的感悟,挥笔在《谷雨》、《解放日报》及中研院《矢与的》的壁报上,用鲁迅笔法,对延安所存在的等级 制、官僚化、抗日后方的歌舞升平等现象进行“冷嘲热讽”。
他批评延安等级制是“食分五等,衣着三色”,“颇为健康的‘大人物‘作非常不必要不合理的‘享受’”,而“害病的同志喝不到一口面汤,青年学生一天只得到两餐稀粥”,延安出现了一个“干部服小厨房阶层”。王还批评说:官僚化的大人物“动不动就说人家小资产阶级平均主义,其实,他自己倒真有点特殊主义,事事都只顾自己特殊化。对下面同志,身体好也罢,坏也罢,病也罢,死也罢,差不多漠不关心”,“我们的科长,对上是毕恭毕敬的,对我们,欲是神气活现”。王还说,当他想到“抗日前线的将士在浴血奋战,每一分钟都有我们亲爱的同志在血汩中倒下”。而大后方,却是“延安中央大礼堂的舞会在通宵达旦地举行,‘歌转玉堂春,舞回金莲步‘”,想到这些,他就“心脏震动”。
对毛爱说一句“天塌不下来”,王实味也不这么看。王批评说:“是的,天是不会塌下来的。可是,我们的工作和事业,是否因为‘天塌不下来’就不受损失呢?这一层,‘大师’们底脑子绝少想到甚至从末想到”。针对延安已出现的“黑暗”,王又说:“我们就须要以战斗的布尔什维克能动性,去防止黑暗的产生,削减黑暗的滋长……”。王甚至还危言耸听到:“毛的鼓动、号召,让延安青年知识分子们早己郁结在心中的愤懑之情爆发出来。”
面对眼里的延安,王实味感到失望,自己和千千万万热血青年抱着对共产主义的憧憬,奔赴延安,然而作为“革命圣地”的延安,竟让中国专制主义浸入到中国共产党的肌体里,看上去颇有些“黑暗”。
王实味们的一番“妄议”,在随后康生的抢救失足者运动中,因“书生气”十足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李锐说:在十多天里,延安就有1400多人,被抢救成了“特务”,并于1947年春,延安保卫部门在转移时,经康生批准,将抢救出来的王实味等“重刑犯”100多人,于黄河边全部处决。
---毛时代不能“妄议”的恶果
作者: 山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