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趁他爸带娃游泳的功夫看了《涉过愤怒的海》,看完久久不能平静,满脑子都是电影情节,真心觉得每对父母都该看看这部电影,听听孩子的呼救。
一说到关注孩子内心需求,就有人借口说饭都吃不上,哪儿还有精力管别的!电影中主要讲了两种家庭,一种是黄渤闫妮那种在底层摸爬滚打的普通人家,一种是周迅祖峰那种住在大别墅里的富有商人。
黄渤这样的渔民家庭,常常出海,根本就没时间管孩子,而且还离了婚,妈妈也不要。爸爸一出海就是一两周,在这段时间孩子只能一个人。休渔期爸爸难得回家带一段时间,为了能跟爸爸多呆一会儿,她非常懂事听话,不敢跟爸爸提任何要求。但她的需求一直是存在的,只是被长期压抑着。长大后进入亲密关系,所有问题就会暴露出来。甚至会用自残、自杀的方式留住恋人,可Ta 越极端,恋人越害怕越想跑。电影里黄渤的女儿就是如此。
周迅祖峰这样的富商家庭也是,因为各自生意很忙,没有时间陪伴孩子成长,不是把孩子丢给父母,就是丢给保姆,许给孩子的承诺也总是难以兑现,让孩子总有种被遗弃的感觉,需求从小被忽视、无视。
为了吸引父母的注意,他们会去伤害其他人,就像电影中李苗苗,直接拔了奶奶的管子,故意把妹妹搞瘫痪。即便如此,父母除了愤怒,也并未多看他一眼,他或者ta们只能在二次元里彼此慰藉。直到进入亲密关系,对方的一点点忽视,跟异性的任何举动都会引起自己疯狂的嫉妒、仇恨甚至报复,最终走向毁灭。
这些孩子心里都有一个巨大的黑洞,用一切你看见过看不见的方法在呼求爱、吸附爱,但从父母那里没有得到补偿的,其他人也很难给。
电影的叙事方式很套路,黄渤正在海上打渔,听到在日留学的女儿失踪赶紧赶往日本,到日本第二天得知女儿已经死了,就去找她男朋友,男朋友知道后又逃回中国。他就认定是男朋友杀了女儿,跟着回国谋划各种报复。他报复的动机也很奇葩,不是因为伤心女儿被害,而是怕被邻居嘲笑看不起。
得知孩子可能杀人的周迅,虽然并没怎么陪伴过孩子,却一心想把孩子送走。她的儿子,刚好就是黄渤女儿男友。黄渤用尽一切办法抓住他,把他关了起来折磨,觉得自己总算给女儿报仇了。
结果日本警方告诉他,女儿是自杀的,她死前没有向任何人求救,给他拨了一通电话还被他给挂掉了。接下来的剧情就很容易猜了,女儿死后他终于看到她生前社交平台上的心里话,那些很日常的本该在电话里说给父母的话,却从来不曾说出。当然他也从未看见过女儿的需求,所以沉浸在无以复加的悔恨中难以自拔。
对于黄渤这样的父母来说,养孩子跟养条狗没什么区别,只要吃饱穿暖就行了。可孩子终纠不是狗,Ta 需要陪伴需要爱,需要父母的细心呵护与照顾。内心需要又未被满足的,最终会以自我毁灭的方式满足。
但你能苛责黄渤这样的父母吗?他们也是这样被养育的,也从没有人爱过他。若还处于农耕时代,也许繁重琐碎的农活,在很大程度上会消磨掉孩子内心的痛苦。可进入工业时代后,人们有了更多的时间来咀嚼痛苦,这反而会让痛苦放大。再加上丰富的物质与匮乏的内心形成极大的反差,都可能促使孩子作出父母难以想象在心理学上却非常合理的事情来。
无论是从经济条件还是认知水平,父母那代人都很难从恶性循环中挣脱出来。但高等教育的极大普及今天,我们是有机会挣脱出来,关注自己,看见下一代的需要的。
我一直认为,命运未必会因为你收入的大增而改变,但一定会因为你认知的改变而改变。
推荐观看《央企发展史系列之——中信帝国发展史(上)》:https://t.co/9xE37fk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