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族群竞择的最小单位。
文明则是族群竞择已知的最大单位。
族群竞择的要点是什么?
是传承。
不论一个族群曾经在地球上拥有多么煊赫的地位,只有传承下去,只有让自己的血脉传承下去,让自己的生存策略传承下去,这个族群才可以被称为竞择的胜者。
从族群竞择的视角看,一切都是为传承服务的。
不论有过多么辉煌的成就,若已消亡于历史长河之中,一个族群,一个文明,就只能以竞择败者的身份出现,只能赢得后人的惋惜而不是崇慕。
不论取得过多么辉煌的成就,一个文明,一个族群,若是不能建立起一套足以保障自身传承的成功策略,它曾经的兴盛就终会在时光中湮没。
时神是最终的考官,主持对文明的测试。
而答题者是谁?
是女人。
她们交出答案,那答案就是孩子。
以她们的精血凝成,以她们的心血浇灌,嫩芽一样生长,蓬蓬勃勃,遍布全地,传承着她们从上一代那里学到的生存策略的孩子们。
她们的孩子会长大成人,组成家庭,绵延家族血脉,传承文化——从组建家庭、生育教养下一代,到编织家族人脉关系网,形成族群凝聚力,促成族群合作社群合作的大小策略。
一个族群的文化,就是一个族群的策略库。这些策略在时光中累积,并接受时光的淘洗。
有很多人都认为,想修复家庭,就必须回归传统,回归保守。这观点至少有一部分是正确的,正确在于指出了当前流行的传承策略的不足。
但这观点显然不足以帮助社会解决问题,因为传承的困境在于旧的传统策略已经失效,它需要的是修复,是因应新环境进行调整,而不是无视时代环境的变化进行考古式的原汁原味的复归。
在许多进步派人士认为“保守主义”抬头是出于民众的愚昧时,我有不同的看法。
在我看来,如今盛行的保守主义风潮,包括对女权,对LGBTQ群体的负面看法,包括对恢复宗教传统的呼吁,对生育率的担忧,固然包含着许多情绪化的观点、非理性的表述,但实际上,从族群存续角度出发,这些思潮是社会对已经出现的传承危机的本能反应。
人们朦胧地意识到了问题。
可是还没有学会从文明演化、族群存续的高度去分析这个问题。
人们提出了许多解决方案,但无法达成共识,因为在模糊的认识下提出的方案,包含着太多私心杂念的方案,并不能直指问题的核心。
也就不可能有强大的说服力。
我们需要重新认识家庭,从传承的角度看,家庭是什么?是工具,是为实现传承而服务的,为传承而自下而上涌现,又为传承而获得自上而下维护的制度工具。
从组织的角度看,家庭又是什么?是最基本最坚固的民间自组织形式。家人之间,血脉相连,利益绑定。
然而,从家庭重心、权力格局、资源分配的角度看,衡量家庭的成功与失败,有效与无效的标准是什么?
是孩子。
孩子是家庭的核心,只有能将有限的资源有效运用于促成孩子成长,促成下一代在质和量上的提升的家庭,才是最终能实现传承目标的家庭。
美国当前的问题,是在科技进步、产业链升级、全球化令工作岗位向外转移的时代背景下,许多人,尤其是在经济上居于弱势,在对时代变化环境变化的适应上居于弱势的人们,已经不再有能力构建能成功实现传承目标的家庭。
有生育意愿的人,远比你们想象的多。但太多人虽然想生,却会在评估了自身已获得和有可能获得的资源后,对生儿育女望而却步。
又有太多人就象万斯的母亲一样,在没有理性评估风险时就生下了孩子,然后带着孩子在困境中苦苦挣扎,挣扎在社会的边缘,挣扎在自身的悲剧中,把伸手援救的亲人也卷入悲剧。
万斯的成功有运气的成分,因为他的母亲绝不能算是个成功的传承者。她没能成为孩子合格的保护者,更不曾扮演好生存策略的传承者这个角色。大部分促成万斯成功的策略,都是从他的外祖父母、海军陆战队、大学老师、女友(后来的妻子)这些源头获得的。
但他的母亲为什么没能成为一个成功的传承者?
因为在整个社会都忽视了传承困境,不曾调动足够资源向需要援助的人展开有效援救时,他的母亲只能在“乡下人”狭小的生活圈子里,在同样不知所措的阿公阿嬷的帮助和指责下,独自挣扎。
在她和与她处境相近的无数单亲妈妈,不分肤色不分种族的单亲妈妈带着孩子们苦苦挣扎的同时,那些资源,那些本应投向传承重任的社会资源,被用到了哪里呢?
被用到了不爱孩子的人身上。
被用到了即使领到资源也不会将资源用在增强自身传承能力,增加自己成为“成功传承者”概率的那些人身上。
这就是“让美国再次伟大”的口号能吸粉无数的真正原因。
很多人无法把问题看得这么清楚,但在感性层面,仅凭本能,他们也能感受到美国本土传承正遭遇的危机,感受到从1776年传承至今的美国精神正在无以为继,他们引以为傲的传统正在被大量外来移民的传承冲淡。
以多元文化为名,以个体自由为名,社会资源正在被“投机者”们从竭力让自己成为美国精神传承者的那些人手中夺走。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