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推很精彩,尤其是提到的中国社会中“无政府主义混乱”现象。我补充一些个人的思考,尝试厘清一些概念
无政府主义与无制度的区别
“无政府主义混乱”是个非常有力的表达,可以用来形容文革期间和其他特定时期中国社会的无序状态。然而,我认为在中国的历史背景下,称之为“无政府主义”并不完全准确。毕竟,无政府主义(Anarchism)是一个有明确思想体系的政治哲学,它倡导的是消除一切形式的强制性权威,追求个人自由和自我管理。而中国的社会现象似乎与这一哲学有所不同。
在中国,混乱的来源并不是个人对政府或权威的反抗,而是政府有意识地瓦解了社会中的自发组织和制度,并通过国家机器的垄断性控制来管理个体。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文化大革命,它并不是一个自下而上的无政府主义运动,而是由政府推动并操控的政治运动,通过打破社会既有的秩序与组织,来实现国家权力的进一步集中。因此,这种“无政府主义混乱”本质上是一种制度性缺失。
在我看来,文革期间中国社会的混乱与其说是“无政府主义”,不如说是“政府有意识制造的无制度状态”。而且,这种“无制度”不仅仅指当时社会中缺乏有效的管理体系,还意味着中国社会长期以来被高度原子化——政府通过打破社会纽带和民间组织,导致个人与社会、社区之间的联系被切断。个体依赖于国家,但国家机器并不总能维护日常生活中的细节秩序,这导致了严重的社会动荡和无序。
我们可以对比一下日本、韩国和台湾的现代化进程。以日本为例,即便经历了战后占领和全面改革,其社会依然保持了很多独立于政府的制度和组织,这与其历史上的儒家家族制度和后来的明治维新密切相关。即使在去政府化的情况下,日本的社会组织依然能够自我运行,维持一定的秩序。
类似地,韩国和台湾在民主化的过程中,尽管政治权力发生了巨大的转移,但法治社会和一些基本的社会组织依然存在。特别是在民主化之前,它们已经有了一定的制度和经济基础,能够在权力转移后保持社会稳定。
而在中国的情况中,政府长期通过中央集权,压制了任何可能与国家分权的社会组织。在这种背景下,当权力系统本身出现混乱时,社会几乎没有能力自发组织起来,导致了严重的社会原子化。
无政府与无制度的具体体现
我们可以更具象化地来看这个问题。如果我们设想在中国突然“撤销”政府,社会能否继续维持秩序?大多数人可能会认为不可能,原因很简单:缺少支持日常生活的中间层次的社会制度,连个像样的慈善机构都没有。
相反,在一些西方社会,即使暂时没有政府,公民社会、社区组织、宗教团体、工会等非政府的社会组织依然可以维持一定的秩序。这是因为这些社会中存在大量的独立于政府的“制度”,这些制度让社会运作不完全依赖于国家权力的稳定性。
中国的情况不同,历史上的中央集权导致了社会的极度原子化。在过去,像宗族、乡里等传统制度逐渐被瓦解,尤其在现代,国家机器取代了社会的中间层次,成为唯一的权力来源。这使得社会无法像西方国家那样,通过自发组织的力量来维护基本的秩序。连任三届上台后更是变本加厉,两个意识意味着官僚集团里的中间层都被巡视下去。
因此,中国社会的问题并非“无政府”,而是“无制度”。在这种情况下,任何来自政府的动荡都会迅速波及整个社会,因为没有独立的组织能够充当缓冲和调节的角色。
理解无政府和无制度的区别有助于我们更清晰地看到中国集体主义背后的社会结构,以及为什么它在看似高度集体化的表象下,仍然呈现出高度的原子化和脆弱性。
(手写了几百字 感谢 ChatGPT 润色成更加完整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