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首席記者魏玲靈又捅了馬蜂窝,這篇关于中國經濟問題的長文戳穿了皇帝的新衣!其核心内容包括习近平仍然相信东升西降正在发生,只不过目前“走了一点弯路”。2024年年初就有智库给最高层汇报,警告不采取措施就要陷入通缩螺旋。习近平說通缩有什么不好的,人们不喜欢东西越来越便宜吗?这导致通缩一度成为禁忌,无人敢谈论。
全文如下:中國債台高築,習近平仍堅持自上而下的經濟方針
在中美就貿易問題展開第二輪較量之際,習近平堅持自己的路線,相信自上而下管理中國經濟的方式,以及讓中國成為更大工業強國的計劃,是中國最終在經濟實力上超越美國的最佳途徑。
許多經濟學家認為,習近平未能採取必要措施來修復受損的國內經濟。
習近平執政十多年來,一個明顯的事實是,中國在他治下取得的經濟增長,很大程度上是由不可持續的借貸、房地產投機以及對中國並不真正需要的工廠和基礎設施的投資推動的。中國忽視了可以釋放更持久增長動力的艱難改革,比如增加消費支出,卻青睞旨在加強共產黨控制的政策。
如今,中國債台高築,房地產泡沫破裂導致數兆美元家庭財富蒸發殆盡,國家瀕臨通貨緊縮的惡性循環。經濟增長放緩,西方投資枯竭,消費者信心接近歷史低點。
但就在中國與美國在貿易問題上展開第二輪較量之際,習近平還是堅持自己的路線。他相信,他自上而下管理中國經濟的方式,以及讓中國成為更大工業強國的計劃,是中國最終在經濟實力上超越美國的最佳途徑。
接近中國政府決策圈的人士表示,近年來中國發生的一切都沒有改變習近平的看法,即美國作為全球唯一的超級大國正在衰落,而中國在世界舞臺上的重要性正在上升。
「習近平仍然相信東升西降,」北京一位外交政策顧問表示。三年前,在中國經濟受西方對其出口商品需求的推動而從新冠疫情中短暫復甦之際,習近平曾發表過這樣的論斷。「只不過在他看來,這個過程不一定是條坦途。」
為了實現自己的願景,習近平正在打造一個全面的產業供應鏈,以生產包括半導體在內的中國所需的一切,以抵禦與美國之間的更多衝突。
在習近平的領導下,中國政府還在制定計劃,準備通過反制措施來回擊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可能加徵的任何關稅,比如限制向美國銷售用於製造晶片、汽車發動機和國防相關產品所需的原材料。習近平還在拉攏發展中國家盟友,試圖向美國施壓。
許多經濟學家認為,習近平沒有做的是採取艱難而必要的措施來修復受損的國內經濟。
儘管中國政府最近推出一些刺激措施,但尚未採取果斷行動來清理房地產行業問題、全面重組地方政府債務以及大力促進消費,而消費將在長期內支撐經濟增長。
「很多問題都是中國政府自己造成的,」野村綜合研究所(Nomura Research Institute)首席經濟學家辜朝明(Richard Koo)說。與許多經濟學家一樣,辜朝明相信中國要像他所說的那樣「與時間賽跑」,在經濟陷入長期低迷之前解決日益嚴峻的增長問題,而人口結構不利則使情況雪上加霜。
負責處理有關中國領導層問詢的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將問題轉給了中國最高經濟規劃機構國家發改委、中國央行以及負責工商部門的部委。這些政府機構均未回覆相關問題。
過去十年,我一直近距離報導中國,親眼目睹習近平有多次機會修復中國經濟,就像之前的中國領導人在面臨經濟動蕩時所做的那樣。
每一次,習近平都選擇了加強國家控制,而非實施許多中國經濟學家認為必要的改革。儘管中國的一些經濟問題在習近平上台之前就已經出現,但他未能解決這些問題,導致一些政府顧問都私下談論「失去的十年」。
2018年9月,我參加了在北京釣魚台國賓館舉行的一次經濟論壇。當時,一些抱持市場化理念的官員希望特朗普的關稅威脅將迫使中國政府實施拖延已久的改革,比如給予民營企業更大的發展空間。
支持市場化的經濟學家吳敬璉當時表示,政府需要通過討論達成共識,然後逐項落實改革舉措。
另一位自由派學者張曙光提醒聽眾,開啟中國「改革開放」時代的領導人鄧小平曾專注於中國與美國和其他發達國家的融合。
他表示,中國應當作出必要的讓步,同時告誡不要在無休止的貿易戰中以牙還牙地對抗美國。
然而,這場貿易戰激發了習近平擴大國家控制和扶持中國工業的決心,儘管這有可能加劇與美國的緊張關係。
中國政府向半導體和電動汽車等重點行業提供了大量補貼,並鼓勵銀行向工廠發放更多貸款以提高產能。
習近平還整治了民營部門。此舉旨在遏制非理性的冒險行為,並打壓勢力強大的商界領袖,但最終卻扼殺了中國的企業家精神。
結果是,中國經濟越來越多地由國有企業主導,鋼鐵、電動汽車和其他產品的產能過剩日益嚴重。如今,中國比2018年時更加依賴出口拉動增長,由此更容易受到特朗普提出的那種關稅的衝擊。
中國家庭消費僅佔到GDP的39%左右,而美國的這一比例約為68%。(上)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