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邓江胡时代三十年,最让人诟病的就是腐败。8964是因为反对腐败而起。江泽民的闷声大发财加剧了腐败横行。胡锦涛不折腾,实际上是对腐败纵容。
腐败,侵蚀了共产党的领导干部,让他们彻底没有了理想信念。大家当官是为了贪钱,贪钱是为了当更大的官。这同时造成了巨大的社会矛盾,从2010年以后,群体性事件此起彼伏。
这些群体事件尽管很激烈,但并不是像八九六四那样,有着对民主自由的追求。完全没有,当一个社会整体溃烂,群体性事件也是围绕着利益,主要跟拆迁相关。赔的钱少了,项目烂尾了,承诺没兑现等等。跟不久前清迈别墅纠纷差不多的路子,说到底都是钱的事儿。
习近平上台后,开始两手抓,两手硬。
一方面高压维稳,打媒体,打公知。公知少了,敢于发声的少了,整个社会看上去安静了许多。另一方面,就是强力反腐,打老虎。
打老虎是好事,老百姓很拥护。伴随着反腐,出台针对领导干部的“八项规定”,刹住官员铺张浪费大吃大喝的风气,都是好事情。
这是习近平在第一个五年执政期,做的唯一好事情。但他的政绩,就到此为止了。
反腐,不能靠运动,要有理念,要依照理念发展出制度。靠运动反腐,在中国历史上不乏狠人,论狠劲,习近平差得远。朱元璋打贪官的凶猛,一个县官贪污十两银子就惨遭剥皮。雍正反腐的狠辣,官员贪腐罪行一经核实,就会把他的家底抄个干净,亲戚、子弟的家也不放过。由此,雍正成了历史上抄家最多的皇帝。
但这些治标不治本。雍正死了没几年,在乾隆爷宽松的治国理政下,腐败之火马上熊熊燃起,并诞生了和珅这么一位古今中外贪官之最。
没用的,运动式反腐被反复证明没用。要根除腐败,必须要引入先进的制度。
开放监督,“反对党”的监督,媒体的监督,公众的监督,以及权力部门最大限度的信息公开,首先是官员财产公开。
这些措施,已经在发达国家被证明行之有效,虽然没办法彻底杜绝腐败,但可以大大降低腐败发生的概率。
但这些措施,习近平一个也没有去做。相反,他是在逆向行驶,更加不公开,更加不透明。
官员财产公开想都别想,舆论监督更不可能,打掉公知和律师大抓捕,噤声网络,胡锦涛时代兴起的公民社会被消灭于无形。
不引入制度,不开放监督,习近平的反腐,被证明就是一场打击政敌的作秀,一种集中权力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