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新書《我逃離的帝國》作者/黃安偉 Edward Wong《紐約時報》資深外交記者。在《紐約時報》工作 25 年間,曾報導數十個國家的新聞,並擔任駐伊拉克戰地記者及北京分社社長。其優秀的國際報導曾榮獲利文斯頓獎Livingston Award,亦入圍過普立茲獎決選。
除了記者身份,黃安偉也曾為哈佛大學尼曼研究員,並於普林斯
頓大學與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擔任客座教授。此外,他還參與威爾遜中心(Wilson Center)及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貝爾弗中心(BelferCenter)的研究員計畫,為學術研究做出貢獻。
他經常在國際媒體上發表對全球議題的見解,包括哥倫比亞廣播
公司(CBS)、微軟全國廣播公司(MSNBC)、公共廣播公司
(PBS)、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台(NPR) 和英國廣播公司(BBC)等媒體平台。現與家人居住在華盛頓特區。
國際知名作家、媒體聯合推薦:
「黃安偉這本非凡的家族回憶錄登峰造極,唯有美國最頂尖的中國議題記者才能寫出如此人性的刻畫。
黃安偉追尋父親足跡,從香港、新疆一路到美國,道盡了現代中國深沉的故事。曾因《鴻:三代中國女人的故事》而感動的讀者,將會同樣陶醉於這本回憶錄中的記憶、歷史與歸屬。」──歐逸文,《野心時代》、《國之荒原》作者、美國國家圖書獎得主。
「《我逃離的帝國》是一段輝煌的旅程,透過一名九十多歲的華裔美國人及其兒子(前《紐約時報》北京分社社長)視角,探索中國過往八十年的歷史。黃安偉對中國了解之深,絕對能滿足讀者對中國的好奇。此外,他將自己極其個人的故事融入其中,在紙上生動地呈現中國,而我未曾於其他中國相關書籍中獲得相同體驗。」──芭芭拉.德米克,《吃佛》、《我們最幸福:北韓人民的真實生活》作者。
「《我逃離的帝國》縱覽中國邊境與人民,包括維吾爾族、哈薩克族、蒙古族與藏族,以精彩個人記述娓娓道來中國的故事,讓讀者一同踏上一對父子的旅程;其中的兒子曾任《紐約時報》北京分社社長,父親則在數十年前駐軍中國邊疆地區。本書洞察深刻且流露出惻隱之心。」──法蘭西斯.福山,著有《歷史之終結與最後一人》。
「《我逃離的帝國》是一部輝煌史詩,同時也是不同凡響的報導作品。黃安偉身為兩個帝國之子,卻能以透澈的觀點將個人故事與歷史大事紀交織書寫,令人折服。」──陳德平,《強國》作者、《華爾街日報》記者。
「這是一個令人驚奇且引人入勝的中國當代故事,透過一對父子之間的關係鋪展開來。黃安偉從一位年輕人參加毛澤東統治下的革命軍講起,延伸到中國和香港在當代的發展與示威行動,成功地在中國崛起的宏大背景下,講述了一個充滿人情味、感人肺腑的故事。」──芮納.米德,《正義之戰:中日戰爭激發中國新民族主義》作者。
「中國在習近平統治下日漸走向專制,黃安偉對此在本書中寫出洞悉中國的報導,並融入了恢宏的家族記憶。本書對中國的了解之深入,其他中國相關書籍難以望其項背。在這個人人是專家的年代,黃安偉證明了自己真的有底子。」──愛德華.盧斯,《西方自由主義之沒落》作者、《金融時報》專欄作家。
「黃安偉將父親在香港、中國和美國的生活巧妙地融入他擔任駐華記者時期的所見所聞。書中天衣無縫且引人入勝的混合敘事,提醒了世人,歷史是由人來書寫。」──夏偉,亞洲協會美中關係中心主任,著有眾多中國相關著作,包含《迪斯可與民主》《天命》。
「本書扣人心弦且別出心裁,將家族故事與當代中國衝突四起的邊境報導合而為一,呈現了中國近代歷史與現況,讀來銘心刻骨。」──藍詩玲,《毛主義》、《鴉片戰爭:毒品,夢想與中國建構》作者。
「本書精彩卓絕,以個人故事娓娓道來中國的崛起之路。黃安偉與其父都是中國帝國的局外人,書中從他們的觀點出發,生動呈現他們迥異的人生志向與歷程,他們的個人故事一同勾勒出中國政治與社會在當代的演變,讀來饒富興味。」
──白曉紅,《散落的沙:中國農村移民故事》作者。
「曾擔任駐華記者的黃安偉以撰寫報導時的客觀正直口吻,書寫父親所面對的道德兩難。黃安偉在父親薰陶下,對中國、中國文化和中國人民懷抱著不渝的愛。同時他也洞悉中國的缺陷,並將這難能可貴的觀察記錄在本書中。」──《華爾街日報》
「本書闡述了家族記憶、流亡與回鄉等個人故事,同時也記載了中國在二十世紀的大幅演變。」──《華盛頓郵報》
「本書強大之處在於黃安偉對中國歷史脈絡的深刻理解,透過一對父子的兩代人生故事呈現,同時黃安偉也利用他的書寫專長,在宏大敘事與個人情感之間切換自如。」
──蓋爾.貝克曼,《大西洋》雜誌
「引人入勝的全新回憶錄……黃安偉透過歷史、地理與家族淵源的三重視角探索中國……書中故事感人肺腑,同時揭露現代中國的種種矛盾。書名中的帝國如影隨形,而副標題『一個家族對中國的省思也袒露於書中。」──《經濟學人》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