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个场景是胡锦涛精心栽培的接班人胡春华被挤出政治舞台中心,原本接班的胡春华在主席台上形单影只,神情落寂,与周围石泰峰、陈敏尔的新朝新贵志得意满的神态形成鲜明对照。
这两个场景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折射出中共政治斗争的冷酷无情,更预示着一支政治勢力的消亡,也导致政治生态中重要的政治力量团派被团灭。当然,我并不是同情团派,而是做为一个政治现象来解读。所谓团派的组成是很复杂的,并不仅仅指团中央出来的一批人,还包括在各省市团口过渡的官员,许多人只是在团系統短暂停留,团系统从上到下一直是中共精心培养接班人的大本营,特別是改革开放的3 0多年,一大批团系官员活跃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见证人和参与者,更是邓小平当年提出干部年轻化知识化的延续,这样一支拥有和中共党员人数接近的青年政治组织的边缘化抑或说是消亡,对中国未来肯定具有重大影响,也改变了中国的政治版图。
至于胡春华的落寞是可以想像的,从一个当年意气风发的接班人到接班之年被赶出中国政治舞台,换上任何一个有血有肉的人面临如此之大的反差都会有所反应,过去10年他一直小心翼翼想得到接纳,但最终却不给他任何机会,看到他满头熬白的头发,再联想到他20岁就响应党的号召到最艰苦的地方去,从当时的最高学府北京大学毅然去了西藏这个高寒缺氧不适合汉人生存的地方,一头扎下去20多年,倘若不是遇到胡锦涛短暂主政西藏,他可能在西藏呆上一辈子,二十大年仅59岁就淡出政坛,并不是因为腐败,也不是因为能力,而是因为派系色彩而被打入冷宫。
正如习近平/李克强是江泽民隔代指定的接班人一样,胡春华和原重庆市委书记孙政才是胡锦涛隔代制定的接班人。有人说,习近平开始第二个任期之前突然以反腐为由搞掉了孙政才就预示了胡春华的下场,至少是对胡春华的一个强烈敲打和警告。
我觉得胡春华意识到自己的政治命运充满了风险应该早于孙政才被整肃,胡锦涛时期胡春华受到重点栽培,2008年奧运之年,45岁的胡春华就从团中央第一书记短暂过渡后到河北任省长,一年后又到内蒙古自治区当书记,胡锦涛交班之年,49岁的胡春华进入政治局并且担任广东省委书记,此前很长一个时期,中共内部有一个规矩,就是入常必须主政过三个省市,可见胡锦涛对胡春华的栽培也是中规中矩稳步推进。但2014年对令计划的整肃对团系官員来说就是一个明确的信号,按说胡锦涛在处理令计划的问題上肯定有过交待,也就是令计划不被清算,因为令计划追随辅佐胡锦涛近30年,因儿子惨死擅自封锁消息动用中央警卫局处理被江抓到把柄而失去了十八大入局的机会,但这件事情不至于遭到彻底整肃,整肃令计划意味着整肃团系的开始,胡春华在广东肯定感受到明显的寒意,他当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跟随多年的大秘刘可为外放到宁夏自治区做副主席,一直到卸任才到区政协做了副主席。
習近平為什麼痛恨團派 | 團派被團滅前因後果 | 共青團名存實亡 | 接班人從哪裡來 | (20250210第452期) #歷史瞬間 https://t.co/tYEQA2L7RE 來自 @YouTube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